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丽水市莲都区人民法院执行二局副局长宋云生做事对着执行工作有种他自己都没想到的“死磕”,2015年收案273 件,2016年收案835件,2017年才半年384件。。。作为市辖区的唯一法院,承担案件压力是肯定是有的,但反倒是这样压力给他带来了更多的学习与感悟,无论是面对案件执行本身还是人生体会,“只想把事情做好就够了”,纯粹精神里带着“匠人”的坚定。他的同事说,他的积极乐观和勇敢担当带动了整个执行局的工作氛围。
正是这样一个乐天汉子谈到自己获得浙江法院第二届最美执行干警荣誉的感言时,神情严肃还带着些许羞涩,“我把奖杯带回家时,没想到父母这么开心,这是给父母的安慰,也是给我的压力。
执着不懈 敢于突破
执行匠人的“多维创新”
房产,是执行法官最常遇见的执行标的物。通常法院在拍卖房屋之前会通过第三方评估公司评估房价,以此作为拍卖的起拍价。
然而老张(化名)家的房子却没这么简单。虽然老张的房子抵押给了银行,但根据市价在清偿债务后,仍有余款。更关键的是房屋所有人老张已经去世,他的继承人对这处房产各有各的想法。如果按照老办法,继承人很有可能不承认评估价,从而导致多次评估,产生高额的评估费,银行的执行款也有可能无限期拖下去。
为了减少费用同时提高效率,宋云生提出用协商定价的方式处置这一抵押物。通过当事人背对背协商的方式,让银行和每位继承人提出自己的心理价位,折中调解,获得一个大家同意的起拍价,最终快速处置,让双方都满意。
自1999年进入法院工作以来,宋云生从一名普通法警逐步成长为法警队大队长再到副局长。2013年,宋云生主动要求到执行一线工作,成了一名执行法官。为了做好执行――这个大家眼里的“苦”差事,宋云生特别注重办案方法,善于总结经验,敢于创新突破。他用这样协商定价方式处置抵押物的方式,妥善处理一批涉重大项目工程拆迁案件。
他善于沟通,能借助各方力量使案件得到突破,积极协助异地法院执行,个人办案数量和质量每年都位居全局前列,其中仅2016年,便执行到位标的7800万余元。
锲而不舍 精益求精
执行匠人的“精品办案”
“宋法官我已经把女儿安顿好了,来和你说一声,你放心吧!”再一次见到阿强(化名)是今年年初,得知这个不靠谱的父亲给女儿找了一个安身之所,宋云生心里这块大石头总算放下了。
这个案子要从十几年前说起,阿强的女儿在一场交通事故中脑部受损导致生活无法自理。面对如此变故,阿强和妻子小芳(化名)离了婚,把女儿交给妻子抚养,便再无音讯,从未支付过女儿的抚养费,名下也没有任何可执行的财产。赔偿金在支付完女儿的医药费后所剩无几,小芳一个人无力抚养女儿,只得带着女儿改嫁,即便如此一家人的生活依旧过得清贫拮据。找到阿强,这是十余年间,执行人员和小芳共同的心愿。
2015年,在换了十位承办执行人员后,这个案子交到了宋云生的手里。了解到小芳母女艰难的生活,身为人父的宋云生更是坚定了执结这个案子的决心。
一个偶然的机会,宋云生查到阿强的名下有了一辆小轿车。怎么通过这一点信息找到消失多年的阿强?宋云生再次来到阿强户籍所在的村子,找到村里的老人打听。听了小芳母女的经历,原本支支吾吾的老人被宋云生的诚恳所打动,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说出阿强目前就在当地一个戏班子里打工。得到这一重要信息的宋云生马上顺藤摸瓜,通过当地文化站找到了这个正在某村演出的戏班子,在当地村干部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在村民家中休息的阿强。
然而,阿强是个“月光族”,车也是女朋友给买的。即便执行了这辆车,也不够还他欠下的执行款,这不是小芳母女想要的。面对这样的情况,宋云生当起了和事佬,向阿强言明拒不执行的厉害,以及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最后,小芳决定放弃执行款,但要阿强将女儿接走照顾。双方协议由阿强照顾女儿16年,16年后再夫妻轮流看护女儿。2017年年初,阿强告诉宋云生自己通过社区联系了一个残疾人康护中心,自己在外打工,会定期去看女儿。
就这样,一个前后经历了十几个承办执行人员,历经了十几年的抚养费案在宋云生手中结了案,小芳终于可以卸下重担,前夫阿强担起了做父亲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