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推进作风建设的行动指南
提出“三严三实”,是在清醒把握党的作风现状基础上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严从实的鲜明执政风格,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强烈期待。
解决作风问题的必然要求。“三严三实”是着眼于解决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而提出的,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狠抓作风建设,党风政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得到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应当说,当前大多数领导干部的作风与党和人民的事业要求总体上是相适应的,涌现出许多亲民爱民、清正廉洁的好干部。但也毋庸讳言,个别党员干部在作风上放松了要求、出现了问题:有的理想信念动摇、信仰缺失,有的宗旨意识淡薄、忽视人民利益,有的党性修养缺失、不讲原则,有的滥用权力、设租寻租,有的不负责任、不敢担当等等。面对这一现实,推动领导干部把“三严三实”作为修身做人与用权律己的基本遵循、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显得尤为重要。
提高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领导干部的能力,特别是能不能在修身为政成事上恪守“三严三实”,对于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对于党的事业发展,对于党的执政使命的履行,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各级领导干部的能力以及党的自身建设能力有了大幅提升。但是,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任务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与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各种风险挑战相比,一些干部在修身做人、用权律己等方面不严不实的问题仍然存在,迫切需要对照“三严三实”要求,从精神支柱、价值追求、行为规范等方面查摆问题,聚焦忠诚干净担当,实现“强身健体”。
推进作风建设的理念升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干部作风建设,把提高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作为推进作风建设的突破口。习近平同志在辽宁考察时指出,领导干部要把深入改进作风与加强党性修养结合起来;在内蒙古调研时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三严三实”的提出,丰富了作风建设的内涵,创新了作风建设的观念,拓展了作风建设的思路,是对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深化。
修身做人、用权律己的基本遵循
习近平同志关于“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体现了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明确了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为加强新形势下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提供了遵循。
“三严三实”是修身做人之本。做官先做人,做人必修身。德乃立身之本、为官之要。修身做人,就要把立德摆在首要位置。修身不仅是怡情养性,更是一种道德建树;不仅是个人情怀,更是一种政治风采。一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习近平同志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二要严于律己,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管住自己的手――不义之财坚决不取,管住自己的嘴――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说,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管住自己的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让他们擅权干政和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三要带头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始终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
“三严三实”是为官从政之道。习近平同志指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要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放在心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使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时刻牢记、积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
“三严三实”是谋事创业之要。领导干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尽其责,就要做好谋事创业这篇大文章。谋事要实,就是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客观规律、科学精神。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现在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攻坚期,结构调整进入关键期。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把既定科学目标、工作蓝图变为现实,就是实;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就是实;下决心、用狠劲把问题解决在当下,不把包袱留给后任,这也是实。领导干部要把实作为一种品质去追求、作为一种境界去修养、作为一种责任去承担,始终坚持埋头苦干、踏实肯干。
解决好落实“三严三实”的核心问题
“三严三实”是内在自觉与外在约束的辩证统―,重在付诸实践,贵在取得实效。使“三严三实”真正成为各级干部正心修身的重要守则、干事创业的行动准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端正思想是前提。应把“三严三实”作为干部思想教育的必修课,立起修身做人、用权律己的标杆,使做官先做人、从政先立德成为各级干部浸在骨子里、融在血液中的自觉修养。领导干部要增强“严”和“实”的责任感,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一个信念坚定的人、一个勤政务实的人、一个敢于担当的人、一个清正廉洁的人。这就是对“三严三实”的最好践行。
用人导向是关键。在选人用人时,应把“三严三实”的要求放在重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党性修养高、理想信念坚定、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实实在在谋事创业做人的干部,形成按“三严三实”要求修身做人、用权律己的用人导向。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就有什么样的党风政风。而“不严不实”的官员得到重用和升迁,就会损害党的形象、败坏党的风气。应通过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引导干部按“三严三实”要求为官修身干事,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形象。
营造氛围是基础。在全党上下形成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浓厚氛围,让领导干部把“三严三实”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三严三实”只有具体落实到每个领导干部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行为之中,并成为领导干部自觉的行为准则,才真正具有规范和引导意义,才能在全社会产生具有示范效应的正能量。有这样的氛围做基础,领导干部才会自觉强化“严”和“实”的意识和能力,才会在各种诱惑面前不动心,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
制度落实是保证。长期以来,有关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制度设计并不少,然而,由于贯彻执行中存在一些问题,制度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有些制度甚至形同虚设。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既要针对“不严不实”问题建制度、立规矩,更要强化刚性执行,使制度真正发挥约束作用,推动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篇二】
改革攻坚克难,干部重任在肩。当此两会共商改革发展大计之时,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的精辟论述,直指为人为政的根本,切中干事创业的要害,是各级领导干部行为的守则,也是履职的保障,必须时刻铭记、自觉践行。唯此,才能以己正立信,以无私树威,以务实兴业,为人民执好政、用好权,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担当起带领人民群众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使命。
领导干部手握公权,是肩负造福一方责任的带头人。群众交给干部的是权力更是期待,组织授予领导的有职权更有责任。领导干部接过权力就要负起职责,就得有对得起信任的修养操守,担得起责任的作风能力。
严以修身,就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严以用权,就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严以律己,就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谨记“三严”,就能炼就思想上的“金钟罩”,增强抵御各种“病毒”的免疫力,用制度规范权力使用,确保权力运行始终不偏离为民利民的轨道,以廉洁奉公的作风、夙夜在公的勤勉达致两袖清风、一心为民的境界。
谋事要实,就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创业要实,就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做人要实,就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遵循“三实”,以求真务实的工作追求不掺水分的政绩,以忠实于党和人民的行动赢得群众拥护,才能对得起手中权力,无愧于肩上责任,履行好光荣使命。
“三严三实”是衡量为人为政的基本要求,也是检验党性原则和执政能力的具体标尺。古人讲:吾日三省吾身。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用“三严三实”这面镜子照一照自己的思想,用这把尺子量一量自己的行为,看看是不是达标合格,是不是坚持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践行了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的要求。具有这种自我要求和自省意识,才能始终系紧风纪扣,走好廉政路。
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四风”积弊渐次革除,党风政风新风拂面。但“四风”之弊非一日养成,其顽固性决定了祛除“四风”也非一日之功。在一些干部的思想深处,仍或多或少残留着好大喜功、浮夸浮躁、贪图享乐等沉疴病垢。整风整改一旦松劲,前热后冷、前紧后松,就会功亏一篑、半途而废。各级领导干部自觉贯彻“三严三实”要求,警钟长鸣、发条常紧,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发扬钉钉子精神,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就能推动作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深化改革没有完成时,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做好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的各项工作,领导干部是关键。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让作风硬起来,把能力提上去,立党为公的宗旨就能始终牢记,执政为民的担当才会更加坚定。